兩個來源于野生稻的抗褐飛虱新基因的分子標(biāo)記定位

                王布哪, 黃臻, 舒理慧,任翔,李香花,何光存
                科學(xué)通報, 2001, 46(1): 46-49     追溯原文......本站官方QQ群:62473826

                選用抗源來自藥用野生稻(Oryza officinalis Wall)的抗褐飛虱品系B5為父本, 與感蟲品種臺中本地1號(TN1)雜交, 隨機(jī)選取167個F2單株構(gòu)成定位群體. 運用RFLP技術(shù), 采用集團(tuán)分離分析法(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, BSA), 對水稻抗褐飛虱基因進(jìn)行分子標(biāo)記定位. 于第3和第4染色體找到與抗褐飛虱基因連鎖的RFLP標(biāo)記. 構(gòu)建了連鎖標(biāo)記附近區(qū)域的RFLP遺傳連鎖圖譜, 對這兩個抗性位點進(jìn)行了QTL(quantitative trait locus)分析, 將這兩個抗褐飛虱基因分別定位于第3染色體的G1318和R1925, 第4染色體的C820和S11182之間. 與已報道的水稻抗褐飛虱基因位點相比較, 表明這兩個抗褐飛虱基因是新的抗性位點. 抗褐飛虱基因新位點的發(fā)現(xiàn)和分子標(biāo)記的建立, 為水稻抗蟲分子標(biāo)記輔助育種和抗褐飛虱基因克隆打下良好基礎(chǔ)。


                基因列表
                  褐飛虱抗性基因 Bph14; Qbp1
                  褐飛虱抗性基因 Bph15; Qbp2
                国产免费AV大片大片在线播,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二区,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,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